评定条件要求:
学历与工作年限
本科学历需聘任初级职称满4年,大专需满5年;硕士可直接参评,博士经考核可初定中级。
中专/高中学历需从事专业工作满10年且任助理职务满4年;初中以下学历需满15年。
破格申报条件:获得省部级科技奖、授权发明专利(发明人)、行业标准主要起草人等,可放宽学历要求,但需2名正高级。
业绩成果
需提供近5年参与的3-5个竣工项目材料(合同、过程文件、验收证明),以及获奖证书、专利等辅助证明。
重点体现个人贡献,如主持或参与中型项目2-3个,避免使用“参与”“协助”等模糊表述。
继续教育
近5年累计完成每年不少于90学时的继续教育(部分行业要求120学时),包括专业科目和公需科目,需提供继续教育证书。
评审流程步骤:
条件自查
确认学历、工作年限、社保缴纳单位与申报单位一致,破格申报者需提前准备额外证明材料。
材料填报
填写《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表》,由单位审核盖章,整理装订材料(如业绩材料胶装成册)。
通过“中国知网职称申报材料检测系统”自查论文和材料规范性。
评审与答辩
材料提交至对口评委会后,专家审查重点为业绩真实性和专业能力。
约60%地区增设现场答辩,需准备10分钟PPT,重点说明项目创新点和个人作用。
公示与取证
评审通过名单公示7-15天,无异议后发放电子证书(部分省份同步发放纸质证书),可通过“全国职称评审信息查询平台”验证。
关键注意事项:
材料真实性
全国推行社保数据与工作经历比对,社保存疑或论文抄袭将直接取消资格。
跨系列转评
转换专业需先平级转评,原职称任职时间可累计计算,但需提交新岗位的业绩证明。
时间规划
论文需提前6-12个月发表(部分期刊检索周期较长)。
继续教育学时需逐年完成,突击补学可能被判定无效。
业绩优化建议
使用量化数据描述贡献(如“独立完成某模块设计,节约成本XX万元”),避免罗列职责描述。
中级职称,一般是指博士研究生毕业,经考核,可以直接认定为中级;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双学位获得者,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或三年以上(不同专业所需年限不同);大学本科毕业,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,取得助理职务四年以上。
其他指的是大学专科毕业,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,担任助理职务三年以上。